別把小兒腸胃炎當作胃腸感冒

changweiyan 1.1K 0
如果孩子突然出現了腹瀉、嘔吐、肚子疼,可能不少家長會認為孩子得了“胃腸感冒”、“涼了胃”。不僅在中國,國外有的家長也以為孩子出現這些症狀是因為患了“stomach flu”(胃腸道流感)。事實上,無論我們稱呼的“胃腸感冒”還是老外的“stomach flu”都是腸胃炎。

 

感冒或流感與(yu) 腸胃炎有著本質區別。引起感冒的病原體(ti) 包括鼻病毒、冠狀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等,主要症狀有打噴嚏、鼻塞、流鼻涕、咳嗽,有時伴有低熱,但很少出現全身症狀。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,往往會(hui) 導致發燒,除了嗓子疼、流鼻涕、打噴嚏,還常伴有全身肌肉酸痛、乏力和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狀。

 

無論感冒還是流感都極少導致胃腸問題。

 

小朋友的嘔吐和腹瀉其實是他們(men) 的胃部和腸道出現了感染所致,也就是得了腸胃炎。

 


腸胃炎多數由病毒引起,偶爾為(wei) 細菌感染,引起腸胃感染的主要細菌有大腸杆菌、彎曲杆菌、沙門氏菌等。

 

導致腸胃炎的病毒包括輪狀病毒、環曲病毒、腺病毒、杯狀病毒、星狀病毒和諾沃克類病毒。病毒性胃腸炎的主要症狀是嘔吐和腹瀉,患有該病的孩子還容易出現頭痛、發燒以及胃部疼痛(胃痙攣)。嘔吐通常持續1或2天,也可能持續更長時間。孩子一般在嘔吐的同時或者嘔吐後出現腹瀉。嘔吐和腹瀉通常不會(hui) 持續超過一周。

 

不同年齡的人群都可能患上病毒性腸胃炎,不過不同的群體(ti) 所感染的病毒通常不一樣:


  • 嬰兒(er) 和幼兒(er) 更容易感染輪狀病毒和環曲病毒;

  • 腺病毒和星狀病毒多發生於(yu) 年幼的兒(er) 童;

  • 成人和大些的兒(er) 童多感染諾沃克類病毒。

 

1

多數時候不需要實驗室檢查


對於(yu) 急性腸炎,維持足夠的血容量和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(luan) 應優(you) 先於(yu) 尋找致病原。當病人發燒,並且有肉眼可見的血便,通常提示感染源為(wei) 侵襲性病原體(ti) ,例如誌賀氏菌、空腸彎曲杆菌、沙門氏菌或溶組織內(nei) 阿米巴等。

 

對於(yu) 免疫功能正常的腹瀉病人,大便培養(yang) 通常不是必需的,但是對於(yu) 臨(lin) 床和流行病學上高度懷疑霍亂(luan) 的患者,尤其是在疾病暴發/流行的初期(同時也可以確定抗生素敏感性),需要通過實驗室檢測明確是否是霍亂(luan) 弧菌感染,另外,明確導致菌痢的病原體(ti) 也是必要的。

 

2

多數時候不需要抗生素治療


腸胃炎多數由病毒引起,所以一般都不需要用抗生素。

 

對兒(er) 童以下情況可考慮抗菌藥物治療:


  • 當誌賀氏菌、沙門氏菌、彎曲杆菌(痢疾樣)是唯一從(cong) 持續性腹瀉患兒(er) 中分離到的病原體(ti) 時;


  • 嬰兒(er) 非傷(shang) 寒沙門氏菌感染。


 

腸胃炎的處理方式


處理關(guan) 鍵:預防脫水和攝取足夠的口服液體(ti) ;


雖然腸胃炎聽著很嚴(yan) 重,但處理起來其實很簡單。最重要的是防止脫水,尤其年紀越小的孩子,得了腸胃炎後越可能造成脫水、電解質失衡、休克等嚴(yan) 重後果。

 

如果家裏有腹瀉的孩子,家長要注意評估脫水症狀。如果有脫水表現,立刻就醫。

 

脫水症狀有:


  • 小便量減少(1歲以內(nei) 嬰兒(er) 24小時內(nei) 更換少於(yu) 4張尿不濕,或大點的孩子超過8小時無尿);出現暗黃色的濃縮尿;

  • 口渴感嚴(yan) 重;

  • 皮膚、嘴唇和舌頭幹燥;

  • 不產(chan) 生眼淚;

  • 心跳加快;

  • 急躁或易怒。


脫水嚴(yan) 重時可出現:


  • 眼窩凹陷;

  • 囟門凹陷(嬰兒(er) 頭頂部軟的區域);

  • 嗜睡或昏迷。

 

如果出現以下情況也應立刻就醫:


  • 腹瀉次數增加;

  • 大便中有血絲(si) 、粘液或膿;

  • 持續的腹痛;

  • 持續高燒不退、活動力差等。

 

以下是WHO、美國兒(er) 科學會(hui) 和美國疾控中心針對嬰幼兒(er) 腹瀉、嘔吐推薦的治療原則:


1. 用非處方的口服補液鹽,【口服】補液。


2. 孩子應該迅速地接受口服補液(在症狀出現後的3、4個(ge) 小時內(nei) )。

 

3. 如果孩子母乳喂養(yang) ,應該繼續母乳喂養(yang) 。如果寶寶在吃奶後仍口渴、或者繼續嘔吐,又或者寶寶小便次數減少,並且媽媽不確定自己的奶水夠不夠,那麽(me) 可以在不喂奶的時候給寶寶一些口服補液。但不要給可能脫水的嬰兒(er) 喂白水。

 


4. 如果是配方奶喂養(yang) ,不要稀釋配方奶,通常也不需要更換特殊配方。若配方奶讓孩子的腹瀉變得更嚴(yan) 重,可考慮暫時性(2周)用無乳糖配方。

 

5. 一旦脫水情況糾正,恢複到平常的飲食。

 

6. 用額外的口服補液鹽補充持續的腹瀉造成的體(ti) 液流失。

 

7. 應該避免用藥物和不必要的實驗室檢查。

 


腸胃炎的家庭護理


當孩子出現輕微的腸胃感染(無脫水症狀)可以在家裏護理。主要的治療是,頻繁地讓孩子喝液體(ti) ,最好是口服補液鹽。比如,每15分鍾給孩子喝幾口,特別是孩子腹瀉或者嘔吐得比較多時。大點的孩子每一次嘔吐或者腹瀉後都給一杯液體(ti) (150-200毫升)。

 

可以用各種方法鼓勵孩子喝,比如喜歡的杯子,針管等,目的是少量、多次地補液。但注意不要給運動飲料,紅牛,或者沒有稀釋的檸檬水,果汁等(會(hui) 加重腹瀉),也不建議用家庭自製的口服補液鹽,因為(wei) 鹽分過多或過少都會(hui) 引起嚴(yan) 重問題。

 

因為(wei) 需要補充由於(yu) 腹瀉或者嘔吐造成的體(ti) 液流失。即使孩子的腹瀉似乎變得嚴(yan) 重了,也要確保多給孩子補充液體(ti) ——這非常重要。千萬(wan) 別等到孩子感到口渴了再給他/她喝水。


 

不要給止吐、止瀉的藥物


它們(men) 沒有效果,還可能有害(小舒注:如果寶寶吃下不好的東(dong) 西,吐、瀉可以說是一種保護機製,你隻需要確保孩子在腹瀉期間的營養(yang) 、水分供應,觀察孩子的狀態,避免脫水)。

 

孩子的腹瀉會(hui) 傳(chuan) 染,所以要注意用肥皂和熱水洗幹淨你的雙手,特別是在喂養(yang) 前和換尿不濕後。

 

讓孩子和別的小朋友隔離,直到腹瀉停止。

 

口服補液鹽


補液鹽是一種主要由水、糖和鹽按照一定比例配製的混合物,可以在藥店購買(mai) (第三代口服補液鹽的成分略有調整,口味也改善了不少)。一開始少量給孩子喂(例如每5分鍾喂一勺),然後逐漸增加。

 

沒有脫水也最好通過口服補液鹽來補充體(ti) 液流失,而當孩子已經出現脫水,這時的治療需要用口服補液鹽來糾正脫水,除了補水還需要補充恰當的電解質(鉀、鈉、碳酸氫鹽)。

 

嘔吐和腹瀉出現的頭4小時,

不同年齡的幼兒(er) 應服用的補液鹽量:

 

6個(ge) 月以下的嬰兒(er) :每小時30~90 ml

6個(ge) 月~2歲兒(er) 童:每小時90~125 ml

2歲以上兒(er) 童:每小時125~250 ml

 

喂食


對於(yu) 有嘔吐的小孩,可能需要暫時停止進食,但家長應該繼續用勺子喂給他們(men) 口服補液鹽。每10~15分鍾喂15 ml直到不再嘔吐。逐漸增加口服補液鹽的量。

 

如果小孩持續嘔吐超過4~6小時,應立即就醫。


 

在恢複階段,應繼續讓小孩口服補液鹽直到腹瀉次數減少。嘔吐減輕後,應盡早喂食,一開始可以小份量、頻繁地喂。良好的營養(yang) 對於(yu) 幫助孩子恢複十分重要,可以鼓勵孩子繼續吃平常吃的那些食物。很多研究表明平常的食物能夠降低腹瀉持續時間。

 

注意避免讓孩子喝果汁、水果飲料或加糖的米湯等含糖飲品以及碳酸飲料等,防止腹瀉加重。

 

牛奶可以提供豐(feng) 富的營養(yang) 。大多數出現嘔吐的孩子仍然可以喝牛奶。如果覺得孩子喝牛奶後嘔吐更為(wei) 嚴(yan) 重或者拉肚子,可以試著給孩子喂無糖奶。

 

補鋅
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,對腹瀉患兒(er) 除補液外,進行補鋅可以取得明顯效果:每天給患兒(er) 20mg鋅,連續補充10~14天(6個(ge) 月以下嬰兒(er) 每天10mg)。硫酸鋅、醋酸鋅和葡萄糖酸鋅都是合理的鋅鹽形式。目前已有研究提示,補鋅可將腹瀉持續時間減少25%,並可將大便量減少30%。

 

補充益生菌


益生菌可以縮短感染性腹瀉病程半天到兩(liang) 天。一些研究表明最有可能有效的菌種是鼠李糖乳杆菌,羅伊氏乳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(鮑氏酵母菌),當然其他的菌種也可能有幫助。混合幾種菌種的益生菌可能也對這種腹瀉有幫助。

 

關(guan) 於(yu) 急性腸胃炎,12個(ge) 各國和國際組織的相關(guan) 指南裏,5個(ge) 推薦用益生菌,7個(ge) 沒有推薦。但是,推薦使用益生菌的指南都提供了來自臨(lin) 床試驗和meta分析的證據,還是比較可靠的。鼠李糖乳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有最引人注目的有效的證據,它們(men) 可能幫助縮短腹瀉病程約一天。

 

注意,補鋅和補充益生菌不是必要的治療,可用可不用,但口服補液鹽是必要的治療,尤其是當孩子出現脫水的時候。

 

靜脈補液


絕大多數情況下,得了腸胃炎的孩子隻需要口服補液,預防或糾正脫水即可。但如果孩子變得極端脫水,他/她可能需要在醫院接受治療。如有必要,需要通過靜脈輸液補充液體(ti) 。


總結


1. 感冒和流感與(yu) 腸胃炎是不同的疾病,不存在“腸胃感冒”這種疾病。 


2. 腸胃炎是胃部和腸道的感染,多數由病毒引起。


3. 主要症狀包括腹瀉和嘔吐,這兩(liang) 種症狀都可導致脫水。


4. 多數時候不需要做實驗室檢查,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。


5. 預防脫水和攝取足夠的口服液體(ti) 是治療腸胃炎的關(guan) 鍵。


標簽: #小孩 #治療 #怎樣